第十九章:王府夫人秘辛-《大夏读书人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二位,我就先来了?”院君鲁桓心心念念着那一份有着鸣州异象的试卷,也不客气的先进行一遍批阅。

    每一份试卷都需要三人过目一遍,并且对每一个大类进行评价,分出甲乙丙丁四等。

    “请!”县令杨楠和翰林司如虽然也想先一步一睹鸣州诗词文章的面目,但院君是文院老大,他们即便有的地位和实力高于对方,也不好多说什么。

    真快,鲁桓站在两百份试卷的第一份面前。

    “墨义乙下、贴经乙中、策问丙上、诗赋丙中!”

    后面的杨楠和司如也紧跟着评判起来,与鲁桓的评判都一样。

    时间在流动,一上午过去,已经阅完五十份试卷。

    三人大部分给出的评价都一致,只有一些三人侧重点不同的试卷,会给出一些不同的意见。

    但也相差不了太多,也就是乙中与乙下的区别。

    终于,鲁桓等来了心心念念的那一份试卷。

    “墨义...乙中,贴经乙中。两者中规中矩,算是今年童生候选人中的中上水平。”他在阅览后给出了一个平静的点评。

    “今年的策问难度有些大,需要考验儒生对历史半圣人物的生平以及对皇权的看法。倒是没有限制必须捧还是贬,全看个人心性。”

    鲁桓安静的看着。

    只是第一眼,他就发现了这一份试卷和之前那些试卷的不同之处。

    “玄武门之变,可称的上是人族王朝历史上最完美的!!!”

    “嗯?”鲁桓有些惊讶,这种说法倒是新奇。

    王朝子民对于王朝,无比谈之色变。因为皇权是霸道与王道结合,稍有不慎就会被卷入其中,成为牺牲品。

    若不是儒家超然在皇权上,天下读书人哪里敢那般议论皇朝之事。

    这勾起了他的兴趣,继续往下看。

    “玄武门之变虽下手狠辣,杀害同门兄弟,逼迫父亲退位,却仍旧称的上是千古一帝!”

    “这小家伙倒是大胆,敢这般抨击大唐太宗皇帝所作所为,前面那些试卷,无一不是挑着好的说。但他也另辟蹊径,笔锋一转,写到千古一帝的事迹...”

    “文治武功当为帝王典范!”

    在阅读完毕后,鲁桓微微一笑,在后面写上:“儒生当世,敢无畏吐真言,目光卓远!甲等!”

    给出第一个甲等后,鲁桓继续看诗赋。

    当他看到这一篇诗赋后,那‘相思’二字跃入眼帘。

    “看来也是选择相思情的选题,战诗实在是难得,连大儒、半圣也只能偶然得一篇,让一群童生去作战诗,实在是有些太过求急了。”

    鲁桓一边看一边读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红豆生南国,春来发几枝。”

    “愿君多采撷,此物最相思。”

    只是读完之后,包括原本在批改上一份试卷的杨楠和司如也都在刹那间转过头来。

    这还不算,他们竟然放下了手中的试卷,凑到了鲁桓的跟前,三人就那么围绕着那一份试卷静静端详起来。

    鲁桓给出了一番点评:“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。起句因物起兴,语虽单纯,却富于想象;接着以设问寄语,意味深长地寄托情思;第三句暗示珍重,表面似乎嘱人相思,背面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;最后一语双关,既切中题意,又关合情思,妙笔生花,婉曲动人。全诗情调健美高雅,怀思饱满奔放,语言朴素无华,韵律和谐柔美。可谓绝句的上乘佳品。”

    “最重要的是,这一篇诗应当就是那鸣州级的诗!虽不是战诗,却也有意想不到的妙处,只等有缘人将其领悟,展现这一首诗的无穷效用。”

    听到鲁桓不吝赞美的给出评价,杨楠和司如也紧随着给出点评。

    “红豆产于南国,结实鲜红浑圆,晶莹如珊瑚,南方人常用以镶嵌饰物。传说古代有一位女子,因丈夫死在边地,哭于树下而死,化为红豆,于是人们又称呼它为“相思子”。“相思”不限于男女情爱范围,亲眷朋友之间也有相思的,这一首诗若是有妙用,应当与这相思子有关。”

    司如道:“此诗直举胸臆,不假雕锼,袓帐离筵,听之惘惘,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!”

    鲁桓见二人都对其赞美有加,便在其上写上了自己的评语。

    “甲等!二位如何看待?”

    “甲!”

    “甲等!”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107/107139/27848742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