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四章:文道刊载双鸣州-《大夏读书人》
第(1/3)页
第二十四章:文道刊载双鸣州
清晨鸡未鸣叫,天色微微白,似银霜洒落在地。
可在长安各大街小巷中奔走的儒生却是不在少数。
长安各大县的书斋坊,在科举放榜后一天,也就是月末这一日,读书人纷纷默契的云集于此。
这里没有什么读书人的盛大活动,仅仅是因为这一天是【文道】的刊发日期。
长安的各大县中,几乎没有穷人,而能读书的人更是非富即贵,至少也是家境殷实,因此倒也没有什么寒门学子买不起文道的事情。
也正因为如此,繁华的长安中,每一次文道的刊发,都要席卷整个长安的读书人圈子。
各大书斋坊的文道专卖书铺前,早已经是排满了长龙的队伍。
“每个月就等着这一天了!”
读书人的话题总是不断,没事都能扯上点家国天下,畅想人族未来,民生疾苦,更何况这个月发生的事情还不少。
“昨日春闱科举放榜,听闻出了一位双甲案首的童生!”一名面容消瘦的青年男子随便与身边不认识的读书人打开话匣子。
其他人一听,也都很是自然的接腔,趁着本月文道还没有开售的时间,热络攀谈起来:“昨日就听闻了,那策问与诗赋均是甲等!想当年一些半圣也没有在童生科举的时候,一下子得过双甲啊!毕竟就诗赋来说,几乎断绝了天下读书人夺甲的希望,除非是科举当日临场顿悟出一首至少出县的诗。”
“也就是说,昨日得双甲的童生是作出了至少出县的诗赋?那今天的文道上应该会有他的名篇。”
“我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,长安接连出了一句鸣州诗,如今又有一首出县诗,吾辈的盛世啊。”
“对了,今年的童生案首是谁?”
一些秀才和今年不曾参加科举的读书人昨天没有去文院现场,因此对于那位传闻中的双甲案首,特别的好奇。
疑问在一群人当中蔓延,直到有人道出一句:“连童生科举的双甲案首是谁都不知道?说起他的名字,你们应该很熟悉了!”
“他就是那位作出‘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’的鸣州诗原作者!李星云!”
周围人一听李星云这个名字,纷纷侧过头关注起来。
但被告知真相的秀才们确实不情愿相信。
“怎么可能呢?他前不久才作出一句鸣州诗,才隔了几天而已,科举上竟还能作出一首出县诗,这种天姿此前怎么可能默默无闻。妙手偶得一篇已是难能可贵,接连两首,那岂非是有圣人之姿!”
“是不是他,且看今日文道之上刊发的名篇,有没有他便知。”
“说的极是。”
很快,众人翘首期盼着文道的刊发。
终于,在等待了一炷香的时间后,清晨鸡鸣时分,刊发【文道】的书铺打开了。
“快!我要一本【文道】!”排在第一的儒家八品秀才,在普通读书人眼中是十分高雅的,如今却不顾形象的首购本月文道。
交了一钱银子,买了一本文道后,那八品秀才直接让出身位,于旁边十分期待的翻阅起来。
旁人有想要上前沾光提前一睹名篇的读书人,被八品儒生以话堵住:“想要观览大儒和圣人名篇,起码的礼貌是要懂的!”
换句话说,没钱没商量。
毕竟【文道】书籍里面的名篇,可不仅仅是一些记录的文字而已。
反复观看阅读,能增强儒生心中的才气,这就跟修道之人吸收天地灵气一样。
儒生增强才气的普遍办法,就是看书!
从童生才气如丝,到秀才才气如针,再到举人才气如柱,那都是积累的过程。
第(1/3)页